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

69看书网手机版(繁体版)

m.69kshu.win

首页 > 穿越小说 > 穿越明末当土豪 > 章节目录(2/2) ()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,请访问真实地址:http://m.69kshu.win/19891/

第三十九章 不能让建虏学了去(2/2)

重器了,当下建虏境内饥荒极盛,沈阳斗米需银八两,正是奄奄待毙之时,而晋商与之联系极密,若是薯种泄漏出去,岂非令其绝处逢生?因此他选用的薯种的确是产量奇高,但有个对于明末而言致命的缺点,就是易生早疫、晚疫、黑胫等多种病害,若应对不得其法,轻则减产大半,重则绝收。后世应付手段说穿了一文不值,用农药福美双600倍溶液浸泡种苗即可,在这明末时空却是无解,故吴为言道此时不宜推广就是此故了。至于推广问题,等建虏灭亡之后,再行引进适合明末生产条件的抗病良种却是甚易。

李县令吓了一跳,他正想商议推广事宜,听得风险如此之大,也就打消了念头,连道:“可惜,可惜。”心想果然神物种植不易,若是那般轻巧,岂非种一年粮十年都吃不完。他可不知现代粮食生产过剩,大批粮食用来喂养牲畜的事。

二人尚在遗憾,吴为又道:“虽然此物种植不易,但胜在产量颇大,延安府3州19县,民众不过五十余万口,粮食缺口就算30万石,若从本县运粮赈灾,路途消耗计算在内,则至多不超过60万石,今两种薯类一季之获即折粮18万石有余,明年1月又可春播,届时卑职有信心可将播种面积扩大到6万亩,当足敷赈灾之用。”

李县令被吴为的偌大口气惊呆了,半晌才道:“为文你是欲以一己之力行此一府赈灾之事么?”

吴为笑道:“非也,是大人欲行此事。”

李县令愕然道:“此话怎讲?”

吴为起身对李县令和孙教谕二人揖了一揖,道:“卑职蒙二位大人赏识简拔,方能任职典史,即是赈灾引水有些微劳,也全都是在两位大人指导点拨之下行事,为又何敢居功?......况且卑职出身不过生员,骤行此事,甚骇物听,而县令大人则为进士出身,身份清贵,朝中又多有力助,当可行得此事......若大人日后有所进益,还望继续提携卑职,卑职附之骥尾可也。”

李县令和孙教谕恍然大悟,望向吴为的眼神变得热切起来。这小子来历不清不楚,辽东秀才的身份恐怕也不大靠得住,因此不敢居功,情愿将这注天大的功劳奉送得明白,不是白送,希望李县令升官时继续带携自己。李县令是一县之长,当然是占大头,他又是随时可能起复的人,得此功劳助力当如虎添翼,升任美官乃是意料中事。孙教谕品级虽高,却非正途科举出身,正常情况下即便李县令离任,也绝无可能轮到他,但若分润此功,则大有希望接掌县令之位。

两人暗赞吴为会做人,孙教谕更是目带感激之色。李县令咳嗽一声,道:“为文即有此心,本官当得成全,这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,哈哈。”这是同意吴为所言了,孙教谕也笑。

商议既定,三人分头行事,李县令行文上峰延安府,禀明本县试种土豆一物成功之事,且言道欲承担本府被灾州县赈灾事宜,吴为则每日于城外巡视灾民,监督分发粮食,指导众人土豆食用之法。孙教谕因不好意思平白居功,每日亦是率县中文士赴城外安抚慰问灾民,记录赈灾经验,教导孩童习字等,倒也为其赢得不少民心口碑,此是后话。

新人写书,求推荐求月票,武昌鱼拜谢!

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,最新、最快、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!

为了方便下次阅读,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!
状态提示:第三十九章 不能让建虏学了去
本章阅读结束,请阅读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