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

69看书网手机版(繁体版)

m.69kshu.win

首页 > 言情小说 > 悲情婆姨 > 章节目录(1/2) ()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,请访问真实地址:http://m.69kshu.win/251598/

第一三九章(1/2)

老九在一旁瓮声瓮气地说:“把咱那只羊牵回来,娃不就有得一吃了。”/p

豆花忙说:“这个使不得,五油的娃也要吃呢。”/p

老九就说:“老拴家有一只下奶的羊,八路养伤时,他喂下给伤员喝的,我明天去买回来。”/p

他婆姨就骂他:“把你个灰老汉,还等甚明天,现在就去,小孙孙明早就得喝奶呢。”/p

老九在鞋帮子上磕了磕烟灰,说:“我现在就去。”/p

然后把伴了他多少年的旱烟锅子,一折两截,扔在地上,下了狠心似的说:“不抽了,呛着我小喜欢。”/p

老两口子对小孙子的爱,是打心眼里流露出来的,在方方面面,体现的淋漓尽致。/p

看来人的本性是能够改变的,所谓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,说的也不全对。老九公公如此自私的一个人,也能够在亲孙子面前有所改变。所以说,改变一个人,就得从内心里打动他,激发出他的那份柔情来。老九就是活生生的例子,一个小孙子的出现,改变了他一生的性格。/p

老九公公的举动,豆花看在眼里,记在心上,以前对他的那份怨恨,瞬间灰飞烟灭,自己心里产生了一股柔情,有了感动,一句话脱口而出,“爹,你慢点啊!”/p

老九走到门口了,听到豆花叫他“爹”,身子晃悠了几下,几欲摔倒。他极力扶住门框,停顿了一下,轻快地咳嗽了一声,开门出去了。/p

豆花这一声“爹”,没有思索,没有酝酿,没有磕绊,自然而然,不假思索,张口就来,而且发自肺腑,情真意切。/p

说是没有酝酿,其实也不尽准确。这恰恰是酝酿多日的真情流露,是亲情自然而然的表露。/p

老九很快就买羊回来,一边给羊喂草料,一边骂着老拴,“狗日的老拴,抢人哩,这么瘦的一只羊,硬要了我两块大洋,要不是小喜欢要喝奶,我才不买呢。”/p

又守在羊的身边,捋着羊毛,说:“你要吃好喝好,我孙孙的口粮全靠着你了。”/p

告别老两口,回到碾道里,豆花难以入眠,她割舍不下小喜欢,可是,在伟大的事业面前,骨肉亲情都得退后。因为她是一个中国人,一个共产党员。她得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,得把亲人的安危,排在第二。/p

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,婆婆和公公两个就守在碾道里,等着豆花起来,接走孙孙。老两口给小孙孙的一切吃穿用戴都准备好了,连羊奶也挤好煮开了。/p

其实豆花就没有睡着,她正在给小喜欢喂奶,这已经是第三次喂奶了,每次都是小喜欢熟睡之中弄醒他,她想让儿子多吃几口奶,恨不得让他把以后的奶都吃个够。/p

不能再拖延下去了,纵有不舍,也得忍痛割爱。豆花给小喜欢喂过最后一次奶,给他穿好衣服,然后开了门。/p

老九老两口忙走进窑里,把小孙孙抱在怀里。豆花在小喜欢的小脸蛋上亲了又亲,小家伙不懂得娘将要离他而去,冲着豆花甜甜地笑了。/p

豆花此刻心如刀绞,她狠心把儿子塞进婆婆怀里,头也不回地走了。/p

走到碾道里,就听得背后公公在说:“豆花,保重。”/p

这么多年来,这是老九对豆花说过的最为温暖的一句话。/p

泪水瞬间蒙蔽了豆花的双眼,她哽咽着,说:“爹,娘,你二老可要保重身体。我走了。”/p

一扭头,一脚踏进了黎明前的黑暗之中。/p

此时正是黎明前的至暗时刻,谷子地还在熟睡之中。有那早醒的公鸡,一声接一声地啼叫,传染一样,引来了一片鸡啼之声,此起彼伏,一唱百和,恰似一支清新的晨曲,正在迎接着黎明的到来。/p

一天中黎明前是最黑暗的,但也是最接近光明的时候,暴风雨前是最宁静的,但彩虹总是在风雨后。/p

再黑的黑夜也会迎来黎明,再长的坎坷也会出现平路,怀抱着一棵永不放弃的希望之心,明天就会有温暖的阳光雨露,只要坚持,胜利就是你的下一步路!/p

这是货郎哥传给豆花的道理,只要坚持,只要有坚定的信念,并不懈地去努力,曙光就在前头。/p

豆花昂首挺胸,大步走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之中。/p

在远处的天边,露出一抹鱼肚子白,并且在一点一点地变大。在那鱼肚白的后面,隐藏着阳光,用不上多久,会有红日磅礴而出,将万道霞光洒向大地!/p

豆花此行的目的地还是张家湾。/p

张家湾这个地方,她并不陌生,但每次来了,都会有新的发现。/p

这次她起了个大早,来到张家湾的时候,初升的太阳刚刚照亮张家湾的大街小巷。人们开始了一天匆匆忙忙的忙碌,商贾行人,贩夫走卒,迈着匆匆的步伐,行走在张家湾的石板街上,搅乱了黄河边上这个水旱码头的秩序,给它带来了繁华和不安。/p

豆花站在高山之巅,一眼望到的是奔流不息的黄河。黄河一路向东,在张家湾这儿突然拐了个湾,朝南奔去。张家湾就像睡在母亲胳膊湾里的一个婴儿,本该恬静,却备受煎熬,被小鬼子折磨的支离破碎。/p

越过城墙,小鬼子炮楼上的膏药旗,灰头土脸,垂头丧气地耷拉在旗杆上,持枪的小鬼子,幽魂一样,游来游去。/p

张家湾还有一处气派的宅院,镇子的南边,与小鬼子的炮楼遥相呼应。/p

这就是吕家大院。/p

吕家大院建于清康熙年间,祖

为了方便下次阅读,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!
状态提示:第一三九章
第1页完,继续看下一页